|
人不講理,是一個缺點;人硬講理,是一個盲點;理直氣“和”遠比理直氣“壯”更能說服和改變他人。
3 W% d s1 F, j* f8 P
0 ~ s F. V$ W- Z一位高僧受邀參加素宴,席間,發現在滿桌精致的素食中,有一盤菜裡竟然有一塊豬肉,高僧的弟子故意用筷子把肉翻出來,打算讓主人看到,沒想到高僧卻立刻用自己的筷子把肉掩蓋起來。4 Q' L% T3 L" R0 r# O f* @+ n4 o
8 w- k8 Y. ]2 g$ w0 X一會兒,弟子又把豬肉翻出來,高僧再度把肉遮蓋起來,並在徒弟的耳畔輕聲說:「如果你再把肉翻出來,我就把它吃掉!」徒弟聽到後再也不敢把肉翻出來。
; ?0 [2 x/ `9 r$ \! |$ I3 K0 i/ T+ B5 U6 o
宴後高僧辭別了主人。
! G& G! Z/ [7 [* v; m
7 t! }9 {1 _* j4 p( a, v7 C歸途中,徒弟不解地問:「師傅,剛才那廚子明明知道我們不吃葷的,為什麽把豬肉放到素菜中?徒弟只是要讓主人知道,處罰他。」
C9 R( O9 O4 f0 I$ D" ^; Q7 S: z$ r) @# b* M
高僧說:「每個人都會犯錯誤,無論是有心還是無心。如果讓主人看到了菜中的豬肉,盛怒之下他很有可能當眾處罰廚師,甚至會把廚師辭退,這都不是我願意看見的。待人處事固然要“得理”,但絕對不可以“不饒人”」。+ q& g! ?& R- g! P. j. D2 A/ \: K- ^
S( y! [) k. o留一點餘地給得罪你的人,不但不會吃虧,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,厚德載物!' W% u' @* s0 X/ ?7 y" T
' b/ Q. k, y h8 s& u得理不饒人,是在指正對方的錯誤,而得理要饒人,則是在修持自身。4 ], u. R3 w0 A) K- h% P
6 g8 s) q& S$ ]# L0 M! u8 H' ]* O. p
這篇故事的架構不錯,但唯一缺點就是沒有寫出廚師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,知不知道師父原諒他的錯失。) H C y O7 ]/ W9 c% f
& N$ P4 I( z9 w7 o7 F* m3 R2 g
例如:廚師本來在旁邊想看和尚的笑話,但聽到了他們師徒之間的對話而覺得羞愧,又或者,廚師在忙亂中誤將葷食混入了食材之中,在知道了師父並不計較自身的這項重大錯誤,感念師父的寬宏,而省悟,當我們犯錯之時,別人願意給我們一個機會改過,那麼,反之,別人在犯錯時,我們是否願意給對方一個改過的機會?
! f3 m, Z7 |" |8 g1 b5 s8 g% M5 w/ }" M# h8 H
這樣的故事若能再補足這一塊的話,想必會更有啟發與省思性。
# O- A% l. p3 t, ]而在看這故事時,笑遊人間在想…每個宗教都有其規定,但若太過於約束在形式上的規定,則反而失去了修行的目的了。
) U0 Y3 l6 z, z, s2 ~ 4 J5 T" E2 Q1 e3 ?
, {; E4 l2 S6 ]) z! g- f0 I. ]就像出家人不吃葷,在於,要培養自身的慈悲心,也不願與萬物結下惡緣、更因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,自己的肉不願為他人所食,又何忍食他人之肉呢。, m7 @% [" P9 I2 }! w
1 a, [$ B& Q9 B3 ?) S5 s3 p: x! u
而,若因為他人的無心之過或是故意的過錯而理直氣壯咄咄逼人,並希望對方因而受到報應或處罰,當有此心起時,慈悲心早己遠離。$ w0 a8 C" F3 k& L0 x
* t5 b; o; A5 T+ w% e/ k如此,因他人的過錯,而使自己一念嗔心起、火燒功德林,那豈不因小而失大了。
2 |; c0 B( @4 Z# @ |
|